問答
母親遺產給姐姐,姐姐遺產給好友,他窮盡一生沒錢結婚,孤獨終老
2024/08/12

張愛玲曾說過:「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那袍越是華美,那虱子就越讓人痛心。」她對待家人疏離,久之,那種距離感就成了習慣,仿佛是與生俱來一般。

張愛玲并非一個生性冷漠的人,只是她在人生之初就遭遇了親情的落空,死寂一般的原生家庭養成了她孤傲無情的性格。以至她在她母親重病彌留之際,都不曾去看她最后一眼。

張愛玲母親過世之后,將自己的遺產悉數都留給了張愛玲,沒有兒子張子靜的一份。而張愛玲過世后,則將母親留給自己的物件連同自己著作的版權,都交給了自己的好友,也未留一分一厘給自己的同胞弟弟。

若是說這個家庭里最可憐無依的人,不是身為新派女性嫁了個紈绔子弟的母親,不是曾被父親囚禁毒打的張愛玲,而是父親不愛,母親不疼,姐姐不親的張子靜。

張子靜同姐姐一樣,出生在一個畸形的封建家庭之中,父親是不學無術愛好大煙的敗家子,母親是追求浪漫天真幼稚的幻想家,他和姐姐童年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卻沒有得到半點關心和愛護。

他的母親黃逸梵在嫁入張家后不久便逃離了,只剩下尚在幼年的一兒一女。父親情緒喜怒不定,經常動手毆打張子靜,以至于後來他對挨打這一事情已經麻木,被毆打之后還會自顧自地繼續玩著手里的玩具。

張愛玲對這個懦弱的弟弟很是看不上,她的文章里弟弟只出現過寥寥幾次,她說弟弟長得很美,自己在兒時也曾真心愛護過這個洋娃娃一般的同胞兄弟,兩個人關系最大的轉折點便是張愛玲的出走。

張愛玲是個生性高傲的姑娘,她有著常人沒有的天賦,在家中的存在感也遠比張子靜要強,在后母進入張家之后,兩個女人之間發生口角矛盾,張父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了一頓女兒一頓,這頓毆打徹底打散了父女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她便頭也不回地去投奔了自己的母親。

此時姐弟二人一個跟著父親,一個跟著母親。姐姐走后,張子靜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日他也鼓起勇氣,抱著自己唯一的一雙球鞋,跑到母親家中,懇求母親能夠享受姐姐一樣收留自己。

可黃逸梵卻沒有同意,自己光是負擔女兒一個人的生活費用就已經十分吃力,更不用說再給自己塞一個半大小子,毫不留情面的將親生兒子趕了出去。之后黃逸梵去世,身邊的財產也全數留給了張愛玲,仿佛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兒子。

而張家的家底早就被張父給揮霍一空,張子靜不僅什麼也沒有得到,還要在父親的身邊照顧。

後來他創辦了一份雜志,想邀請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姐姐為自己寫幾篇文章,可張愛玲卻一口回絕,只提供了幾幅簡簡單單的插畫,對待弟弟冷漠如陌生人。

沒過多久雜志社破產,他又沒地可去,只能回到鄉下做一個教書先生,在這之后他便再也沒有同姐姐見過面。

後來他知曉姐姐去世的消息,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哭了一通,在自己的文章中,他曾這樣寫道:「姐姐待我如常人,總是疏于音問,我了解她的個性和難處,對她只有念想,沒有抱怨,無論世事如何變變幻,我和她同血緣,親手足,這種關系永遠不會變。」

平凡普通的張子靜一生都很糟糕,他沒有被愛也不會愛人,生活過得艱苦,甚至沒錢結婚。生活在一個狹小的房子里,要贍養繼母,靠當老師、幫人補課養活自己,到晚年時依舊為生活所苦,想著如何攢錢,如何照顧自己。

姐弟二人的疏離陌生完全是家庭造成的,父母的無愛爭吵在他們的內心種下了矛盾的種子,之后兩人又常年不聯系,僅有的一點童年回憶也基本消耗殆盡。再者說,張愛玲是向往西式關系的,在她看來,靈魂契合比血緣關系更重要,這也難怪她為什麼會把自己的遺產全數留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