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黃金那麼珍貴,古人為何喜歡用來自盡?黃金無毒為何一吞就死呢?
2024/04/29

自古以來,黃金就是財富、尊貴、奢侈并且稀有的,尤其是古代,黃金更是象征著地位,那麼為什麼在物質匱乏的古代,影視劇以及一些小說史實中,還有那麼多人吞金自盡呢?并且據科學研究,黃金并沒有毒性,那為何古人一吞金就死呢?讓我們一起從不同角度探討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想一想,為什麼會產生吞金自盡這一自盡方式呢?那就免不得從黃金的價值來說,我們都知道無論在哪個國家,黃金是一個可以作為貨幣的珍貴的礦石。

十九世紀中期,甚至出台了一個政策叫「金本位」制度,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所以從歷史的種種角度來看黃金都是珍貴有價值的。

那麼古人吞金自盡代表的是什麼?

上文我們已經了解到了黃金的價值,那麼一個人想要自盡,必定是他遇到了很多的挫折,讓他產生了離開世界的念頭,但自盡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何會選擇吞金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黃金是珍貴的,是象征著地位的,因為人的一生都是各種欲望牽連著的,當人死去之后,自然希望自己是體面尊貴的死去,即使是選擇自盡的人也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尊貴的,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吞金自盡。

這是從其根本原因來講的,還有一些原因就是吞金自盡較比其他死亡方式更加的體面。但是我們要知道黃金屬于一種金屬,尤其是古代的黃金,由于當時并沒有先進的冶煉技術,那時候的黃金純度也就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所以「黃金無毒」這麼說是不準確的,應該是純度高的黃金無毒。那麼即使是這樣,即使吞的是純度較高的黃金就真的能體面的自盡嗎?

當然不是,一般吞金自盡的人,吞的黃金都比較大,進入其胃中,一定會產生壓迫生不如死,那些生吞金塊的人,死的根本不體面,都是活生生痛死的。

那麼為什麼有人吃了一丁點黃金制品,比如金箔酒,就會致死,就是因為當時古代的冶煉技術很差,黃金的純度很差,所以導致一些有毒的金屬混在里面,吃入腹中導致中毒。所以所謂的吞金自盡一點也不像影視劇中描繪的如此安詳平靜,大部分吞金的人,都是生不如死的。

上面提到了黃金致死的真正原因是由黃金濃度不純以及大塊金屬進入體內讓身體不堪負重,那麼我們下面來談談黃金如此之珍貴,究竟什麼樣的古代人才能擁有黃金去自盡呢?

我們先來說說,一個絕望的人要麼是肉體完全得不到溫飽,要麼是精神受到了摧毀,要麼是兩者兼備。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如果一個人肉體得不到溫飽,他最應該做的是讓自己有一口飯吃,這樣的人,他一定不會選擇吞金自盡,因為黃金代表的是財富,他可以用這個財富去換取糧食來達到自己的溫飽,所以被溫飽所困的人是不會選擇吞金自盡的,因為這些人他們生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境地中,黃金對他們來說是一根救命稻草,是雨后甘霖,故而,我們可以排除一個沒有溫飽的人,用吞金自盡的方式結束生命,因為在古代,普通老百姓花的都是碎銀銅錢,有的人努力一輩子,都換不來一錠黃金。

那麼只有一個人受到精神摧殘、肉體折磨的時候,這個人才會選擇用吞金自盡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比如《紅樓夢》中的尤二姐就是這樣一個鮮活的例子。她自從入了賈府,就一直被王熙鳳明刀暗槍的精神折磨,不斷暗中精神虐待尤二姐,讓賈母慢慢對她產生不滿,最后花為肚腸雪作肌的尤二姐含恨吞金自盡了。

「尤二姐從箱子里找出一塊生金,狠命吞入口中,幾次狠命直脖咽下,連忙穿戴齊整,精心打扮一番。上炕躺下,第二天早上丫環發現她已經死在炕上。」

我們能從尤二姐吞金這個地方看出很多東西來,金子到底象征的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其實直指的就是人類的欲望,為什麼尤二姐自盡要吞金呢?

就是因為她欲望太重,對金錢、名利,對賈府一切榮華富貴的執著,讓她入了王熙鳳的局中,但即使不是王熙鳳引君入甕,她也會自取滅亡,因為她連臨終之時都沒有放下這些對虛妄的執念,將生金吞入腹中,以為享有了尊貴體面,實際上她是掉入了欲望名利的漩渦。

所以那些飽受精神折磨的人為什麼最后還要選擇吞金,因為他們并不懂得放手,他們不懂得名利、財富、欲望,這些本就是身外之物,我們這一生能做好的只是保持好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受欲望幻象的染著,可是他們都已經掉入漩渦之中,臨死也丟不掉名與利。

故而,我們探討的金子是否真能毒死一個人,探討的為什麼古代物資匱乏還能吞金自盡這都是對于表象的闡述,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在于「黃金」,這兩個字,很多人這一生都在追逐這兩個字,我們也可以稱作它為名利、地位、尊貴等等,可是人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這些身外之物,姑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竟然走到生命的盡頭了,都在貪著這世間的財富,不禁為之嘩然。

我們一生去追逐所謂的「黃金」本無錯,如果一個人沒有物質基礎,就會像那些沒有溫飽的人,最后絕望而死,他們甚至連選擇吞金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們大可以去追逐,但是我們也要清醒,我們要知道我們人生的終極的目標是讓自己幸福,而不是成為金山銀山的奴隸,不是成為臨死之時也要帶著金子入土的癡。

這里我想用蘇軾《行香子》這首詩作結,我想這才是每個人應該追求的人生境界: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