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崇禎死后大臣集體降清,1個默默無聞的錦衣衛用鋼刀保住大明尊嚴
2024/04/29

清朝初年有一個大臣名叫龔鼎孽,歷任清朝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要職,是清廷高官。龔鼎孽除了官做得大,在當時文學界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與吳梅村、錢謙益并稱「江左三大家」,是名震一時的學者、詩人。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龔鼎孽在民間口碑極壞,被人罵作「流賊御史」。

龔鼎孽之所以得到這麼個不倫不類的「雅號」,與他的一段不光彩經歷有關。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京師,崇禎自縊殉國。龔鼎孽當時擔任明朝兵科給事中,他飽讀圣賢之書,但卻毫無氣節可言,一心只為前途富貴考慮,當即毫不猶豫投降了李自成,充任巡城御史。因為李自成的隊伍當時被蔑稱為「流賊」,故此被人罵作「流賊御史」。

這還不算完,李自成在京師呆了不到兩個月,清兵大舉入關,李自成抵擋不住,倉皇出逃,京城再度換了主人。龔鼎孽見風使舵,立刻改換門庭投降清朝,一生兩次背叛故主,他的才子名士形象徹底崩塌。就連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也很看不起他,在一次朝會上,公然當眾羞辱他「只宜縮頸靜坐,何得侈口論人」,讓龔鼎孽羞得無地自容。

令人遺憾的是,這種現象在明朝末年居然成為主流。正如當時一個文人詩中描寫的那樣,「袞袞諸公列廟堂,如何文武盡皆降?」面對大明朝國破家亡、皇帝殉國的危局,明朝的滿朝文武大臣們,成批成批集體投降了清朝。一時間出現了降兵如潮、降臣如毛的局面,有很多人甚至像龔鼎孽那樣接連投降兩次,闖來則降闖,清來則降清,視氣節廉恥如無物,堂堂大明朝顏面無存,尊嚴掃地。

不過,明朝一個默默無聞的錦衣衛卻挺身而出,用手中鋼刀保住大明尊嚴。此人就是南明永歷皇帝身邊的錦衣衛指揮使李元胤。李元胤,河南南陽人,原先出身在書香門第,自幼苦讀詩書,「知大義」。李元胤不同于一般的只會死讀書的腐儒書生,為人頗有膽識。

明末亂世中,李元胤的家鄉成為戰場,他也流落江湖,最終投奔在明朝武將李成棟賬下。因為李元胤聰慧機敏,作戰驍勇,謀勇兼備,深得李成棟信任,把他收為義子。清朝入關后,李成棟最初貪生怕死投降了清朝,李元胤卻心向大明朝,對義父的舉動大為不滿,「怏怏不樂」。

後來李成棟跟隨清朝兩廣總督佟養甲南下廣東,一路攻城拔地,立下汗馬功勞,但清廷始終對他另眼相看,不予信任,不肯委以重任。李成棟大失所望,對清朝心懷不滿。李元胤知道后,不失時機勸說李成棟反清復明,李成棟一直猶豫不決。

李元胤看到義父一直瞻前顧后,想出了一個招數。他假意宴請兩廣總督佟養甲,把他請到一艘游船上飲酒作樂。等船到中流,李元胤亮出鋼刀,把佟養甲當場斬殺,尸首扔進水中。佟養甲原是遼東漢人富商,也是明末第一批降清的漢奸,深得清帝信任,是清朝統治層核心重臣。膽大包天的李元胤斬殺清朝兩廣總督,一下子把義父李成棟逼到了死角,李成棟這才下定決心起兵反清。

李元胤後來得到南明永歷皇帝賞識,任命他為錦衣衛指揮使,視為心腹,讓他負責侍衛皇族安全。李元胤不負重托,成為永歷皇帝身邊的忠實保鏢。南明武將楊大輔、羅成耀,先后兩次圖謀不軌,想劫持永歷帝投降清朝,都被李元胤及時察覺,搶先下手,殺死兩個叛將,保護了永歷皇帝的安全,時人都稱贊他「有忠有智有勇」。

永歷四年,清軍大舉南下,永歷帝派李元胤領兵迎戰。李元胤帶兵在前線奮勇沖殺,誰知道留守后方的永歷帝已經嚇得膽戰心驚,帶領一幫大臣倉皇出逃,留下李元胤孤軍奮戰,最終身陷重圍。李元胤眼看大勢已去,痛哭一場,換上明朝官服,對著永歷帝逃跑的方向三跪九叩,說道:「陛下負臣,臣不負陛下!」拔出鋼刀自刎而死。李元胤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錦衣衛,但他深明大義,忠心不二,斬殺清朝重臣兩廣總督,自刎殉國,用鋼刀保住了大明朝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