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在一百年前,西方的一些歷史學家,一直不承認中國的五千年史,為什麼只認可三千年?
就是因為當時能夠提供的證明中國文化的文獻資料,最早的也就是西周時期的,更遠古的歷史和文化也就只有春秋戰國時期才記載的傳說了。
直到甲骨文的發現和成功考釋,殷商的歷史和文化才清楚地展現并得到認可。
現在,我們還在為殷商之前的夏朝歷史和文化進行辛苦的、艱難的發掘和研究,為什麼中國遠古的歷史和文化會失去最寶貴的文獻資料呢?
兩千多年來,中國史學界公認,寫出《史記》開創紀傳體史書的司馬遷是「嚴謹的史學家」,這當然是有大量的依據可以作為證明的。
中國人,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對祖先的河南舞陽賈湖出土龜甲刻劃符號及卜辭拓片敬仰,向往之情,試看從古到今的各種家譜,就是「層累地造成的古史」的最好證明。
在司馬遷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關于三皇五帝,許多古籍就為之建立起了「翔實」的資料。
但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開篇是《五帝本紀》而不是《三皇本紀》,說明他并沒有盲目地將當時關于三皇五帝的資料都記載下來。
在《史記》中,司馬遷是記載有「三皇」的,司馬遷是知道并且了解戰國時期關于「三皇「的傳言及事跡的。
那麼,對傳說最早的「人文始祖」,司馬遷為什麼不寫《三皇本紀》而只寫《五帝本紀》呢?
堯以前的歷史資料肯定很少,就是關于黃帝的事跡,司馬遷認為記載也是很混亂的,很不嚴謹,至于記載孔子曾和弟子宰予幫助過五帝的事跡和姓氏傳承,現在的儒家都不知道了。
司馬遷所處時代距黃帝時期已相距三千余年,撰寫《史記》的參考資料主要為《春秋》《國語》和《尚書》。
《春秋》等典籍的創作時間都在春秋戰國時期,距黃帝時代已遠隔兩千多年,這些作者們創作黃帝時期所發生的故事,其實都缺乏第一手詳實資料。
因為對資料的不滿意,為了讓黃帝的事跡能夠「雅馴」,司馬遷費了很大的功夫,他實際上是做了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司馬遷為了寫好黃帝,做了大量的實地考證,但是訪問的長者先輩和實際地區對五帝的說法都不相同,各執一詞,基本也都是聽說或相傳。
司馬遷把采集到民間傳說與歷史記載相對照,通過深入思考進行了加工整理,這就是司馬遷所說的「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孔子說過:「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商朝繼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變化,周朝又繼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調整。
這段話實際上說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襲的,制度能夠沿襲,那麼,關于「夏商」的歷史和文化,或者在當時還有文獻資料,只是後來佚失了。
有一點是眾所周知的,在傳承兩千多年的所有文獻中,就沒有任何關于甲骨文的記載。
《尚書》《春秋》《國語》和《史記》等典籍的編撰者也都沒有見過甚至也不知道有甲骨文。
如果不是因為上個世紀初偶然發現甲骨文,我們所了解和認識的殷商歷史和文化,仍然會有許多空闕。
那麼,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是怎麼佚失的?為什麼會佚失?
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獻記錄,是無可懷疑的,最近幾十年,學者們研究了原始社會晚期及奴隸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劃或彩繪符號。
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學者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
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
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系統。
到了商代,漢字已經成熟,不僅字的數量多,而且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
在中國古代文字中,有「典」字和「冊」字,它們又連稱為「典冊」,從其文字的象形結構可知,它們是用繩子將若干個長方條形的木版或竹版串起來,用途是在上面刻寫或書寫文字。
可以肯定的是,殷商先人已經「有冊有典」,甲骨文中有「冊」的象形字,說明殷商時代確有典冊,卜辭有「再冊」,意為奉命冊封。
甲骨文中的「冊」字表明其是以繩索編串起來的簡冊,商周兩代的史官職掌記事及管理典冊,故名為「作冊」,也就是說那時便已經有圖書了。
遺憾的是,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典冊實物,最早的只是戰國時代的竹簡。
根據《尚書序》記載,我國上古帝王遺書有《三墳》、《五典》、《八索》和《九丘》。
《尚書序》解釋《九丘》為:「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顯然,《九丘》一書正是國土資源白皮書。
隨著文字的使用,記錄有文字信息以及符號、圖畫的載體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們被集中收藏起來,以供人們查閱和長期保存,于是便出現了圖書館。
中國的圖書檔案文獻館,至少在夏代就已經出現了,《呂氏春秋·先識》記有:「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晉太史屠黍見晉公驕無德義,以其圖法歸周。」
這表明,我國在夏代就已有圖書典籍,商代當然也有典籍圖書,而且這些圖書最終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圖書檔案館里。
令人遺憾的是,周朝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圖書、檔案、文獻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地失蹤了,它們記載的中國古代歷史文明與文化信息也隨之而去。
以致我們今天不得不下大力氣去搞「夏商周斷代工程」,為的是搞清楚西周的編年史、商代的編年史、夏代的編年史。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古代文獻資料,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資料,有周而缺夏商。
春秋時期發生的因權力爭斗導致周室典籍神秘失蹤之事件,可以說不僅是中國也是人類文化史的巨大損失。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即偉大的思想都產生于群雄割據的分裂時期。
國家統一后,由于統治者的高壓和禁錮,思想界只能僵化,春秋戰國時期是群雄割據,也是中國思想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并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
社會的各階級、階層的思想家,都能夠自由地著書立說和四處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并不受到統治階級及其統治思想的排擠和束縛。
在學術自由的環境中,學者們沖破舊傳統的思想束縛,努力去探求和創新,大大促進了學術的發展。
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各種觀點紛然并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于是就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
後來的歷史學家據此即把這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時期和活動稱為「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是我國學術思想最繁榮的時代,可謂百花齊放,但隨后的秦漢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受到重創,其方式驚人相似,都是放火。
第一把火是秦始皇放的,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功績如果用兩個字來總結,那就是:統一。
他從群雄紛起的戰國亂世中統一了國家。為了鞏固「傳之萬世」的秦帝國,他統一了文字、統一了法律、統一了道路車輛、統一了度量衡。
統一文字當然是必要的也是進步的,但是以秦國的文字為標準文字作為日常通用文字,取締了先秦時代其他各種不同的字體,那麼所有的文書檔案都必須按標準文字重新改寫。
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字體不同的版本,并使一些來不及改寫的資料被湮沒。
四川著名的三星堆文化為什麼史無記載,很大的可能就是因為統一文字而使古代巴蜀文字的記載被湮沒了。
而比統一文字影響更大的是為了統一思想,秦始皇下令「焚書」,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權力,就必須對征服的原六國人民的思想進行統一。
于是,他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于是,民間只允許留下關于醫藥、卜筮和種植的書,這即是歷史上著名的「焚書」。
而第二把火是項羽放的,雖然秦始皇為鞏固統治權力而下令「焚書」,但是秦始皇不是傻子,他還不愿意去當滅絕文化的千古罪人。
據《史記》記載,在他下令「焚書」的同時,曾下令將一些禁書收藏在咸陽皇家圖書館,博士可閱覽。
即是說,在皇宮的博士官手里,還留了一份《詩》《書》和諸子百家著作的檔案。
按照這個思路,估計當時天下所有的書秦朝都保存了一份。不過為了維護穩定,為了消滅思想文化上的對立面,這些書籍都掌握在皇家。
秦亡之時,兩大農民起義領袖項羽、劉邦開始了應該由誰統治天下的權力之爭,劉邦力量較弱,被迫妥協。
暫時取得「勝利」的項羽沒有殺掉劉邦,而是懷著「富貴當歸故鄉」的心理率大軍「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下秦始皇再也說不清了,「三月不滅」的大火將收藏在咸陽皇家圖書館的所有民間不準收藏的「禁書」和諸子百家著作全都毀了。
這以后,秦始皇歷史地承擔了滅絕中國先秦文化的罪名,而項羽不僅僥幸逃脫,還獲得了無數珠寶和美女。
第三把火則是赤眉農民起義軍放的,西漢一代對先秦文化的恢復、保護以及西漢時期的文化建設是卓有成效的。
劉邦雖然也不讀書,但是他「善將將」,蕭何進入咸陽首先接管了秦王朝的地圖、簿籍、律令等圖書。
漢惠帝廢除了秦朝的挾書之律,漢文帝找到了老儒生伏生,依靠他的記憶恢復了很多先秦典籍,漢武帝「廣開獻書之路,百年之間書積如山」。
漢成帝時劉向父子集古今書籍之大成,編輯了《七略別錄》和《七略》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種種激進的改革措施卻導致天下大亂,反對王莽新朝的起義風起云涌。
后起的赤眉起義軍趁綠林起義軍建立的更始政權內訌之機,攻下長安。
但是,這些沒有文化的起義軍打進長安后,因為權力爭斗不久即退出,這些起義軍,除了認識珠寶,哪里知道文化典籍的重要性呢!
《后漢書》說:「城中糧食盡,遂收載珍寶,因大縱火燒宮室,引兵而西。」
他們在燒毀長安城的同時,也燒毀了西漢一代耗費無數人才心血編寫的三萬多卷著作,中國文化再一次受到重創。
時間推到現代,清華大學于2008年7月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戰國竹簡,經過清理保護和研究,最終確定清華簡共為2388枚,其中發現了失傳2000多年的戰國《尚書》。
經整理出版的《尹至》《祭公》《保訓》等屬于《尚書》或類似《尚書》的文獻,與現今流行的《尚書》相比較,是確有差異的。
這意味著,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確實是一部偽書,自北宋以來,許多學者對它的懷疑和否定是完全正確的。
三把大火將中國文化險些焚燒殆盡,這也是為何如今外國都不認可我國五千年歷史的重要原因。
只不過這個結論實在太殘忍了,而中國文化因統治權爭斗遭罹劫難而銷毀,令誰聽了都感到無比心酸。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