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母親遺產給姐姐,姐姐遺產贈朋友,他孤獨活了75歲,一生沒錢結婚
2024/06/17

1995年9月,74歲的張愛玲在美國洛杉磯的寓所里孤獨地死去,一個星期后才被人發現。張愛玲早已寫好了遺書:一,所有財產贈予宋淇夫婦;二,立即火化,不要殯殮儀式,如在內陸,骨灰撒在任何廣漠無人處。

令大家不解的是張愛玲寧愿把遺產留給朋友,也沒有留給她唯一的弟弟張子靜。張愛玲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而弟弟只是個普通的鄉下教師,一生貧困潦倒,甚至沒錢結婚,曾寫信向姐姐求助,卻被拒絕。

張愛玲在遭受胡蘭成背叛時,仍能寄30萬元給胡蘭成,從此與他一別兩寬。可見張愛玲不應該是個把金錢放在情感之上的人。為什麼對自己的弟弟卻如此冷漠呢?這可能還要從張愛玲不幸的童年經歷說起......

-1-

1920年,張愛玲出生于落魄的貴族家庭,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到張愛玲出生時,清王朝已經被推翻,貴族的身份不再榮耀,反倒成了一種負擔。父親張志沂不僅胸無大志,還抽大煙、流連煙花之地。

母親黃逸梵是個新派女性,出身名門,看不慣丈夫紈绔子弟的做派,兩人經常爭吵不休。後來黃逸梵干脆離開了張家,去國外游歷半生,成為我國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母親黃逸梵出國后,父親對姐弟倆依然是不管不顧,把他們全權托付給保姆照顧,只相差一歲多的小姐弟倆,算是相依為命長大,感情很好。

直到張愛玲14歲時,父親迎娶了性格強勢的繼母孫用蕃回家,姐弟倆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甚至還成為了張愛玲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也是造成她後來性格涼薄的一個主要原因。

繼母經常在飯桌上,為了一點小事,數落弟弟, 父親從來不論對錯,都站到繼母的那邊,不由分說地打罵弟弟。張愛玲每次看著弟弟被打,都會在一旁哭得稀里嘩啦,心中對繼母也是越發憤恨。可是一頓飯過后,弟弟又跟沒事人一樣,嘻嘻哈哈起來。

張愛玲學業上一直很努力,想盡早逃離這個家。但弟弟卻經常逃課,打架,讓她又心疼,覺得弟弟這樣都是父親和繼母造成的,又恨弟弟在這種寄人籬下的環境下,還不思進取,不爭氣。

-2-

張愛玲17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圣瑪利亞女校畢業,向父親提出想去英國留學得想法,沒等到父親開口,繼母又開始對她冷嘲熱諷,兩人的矛盾也開始公開化。

有一次,生母黃逸梵回國,張愛玲去母親那住了一晚。回來后,繼母跟張愛玲吵了起來,還大聲喊叫著張愛玲打人,父親聽到后,不由分說地對張愛玲一頓毒打,還把她關在了一個廢棄的冰冷房間里。

張愛玲在那里看到了一封被弟弟張子靜扔掉的,寫給親戚的一封信:「家姊事想有所聞。家門之玷,殊覺痛心。」

那一刻,張愛玲無比寒心,她本以為在這個家里她和弟弟是同一個陣線的,卻沒想到弟弟竟然也站在父親和繼母的那邊。

所以當張愛玲從那間廢棄的房間逃出來后,投奔了自己的母親,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那個家已經沒有她的親人了,再也沒有人值得她留戀。

弟弟張子靜在一次被繼母和父親虐待后,也去了母親的住所,希望可以跟她們一起。但母親卻說自己只能負擔一個人的教育費,張愛玲已經回不去了。張子靜明白母親的意思,只能回到父親家,繼續生活。

-3-

張愛玲7歲開始寫小說,14歲改寫紅樓夢,23歲就已經憑借著寫作名震上海灘。

張愛玲成名后,稿約不斷。這時候弟弟張子靜剛好和中學同學合辦雜志《飆》月刊。為了打響雜志的第一炮,同學們讓張子靜向姐姐張愛玲約稿,當時張愛玲已經是上海最紅的女作家了。

那幾年,張子靜已經感覺到姐姐對自己十分疏離,對待自己跟其他人無異。但又不好在同學面前明說,只能硬著頭皮去找姐姐,果然被張愛玲一口回絕了:「我不能給你們這種不知名的雜志寫稿,會敗壞我的名譽。你可以拿一張素描過去,做插圖。」

張子靜和同學合辦雜志沒多久就失敗了,又繼續過回以前碌碌無為的生活。

張子靜的一生,就像張愛玲筆下描述的那樣庸碌無為。主要是因為張愛玲和張子靜雖然都過著不幸的童年生活,但生母黃逸梵一直在替張愛玲爭取學習的權利和資源,父親也始終支持張愛玲的學費。而張子靜卻屬于媽媽不愛,爹爹不疼,繼母虐待,自己又不爭氣。

-4-

張愛玲37歲時,生母黃逸梵病重想見遠在美國的女兒張愛玲最后一面,卻只收到了張愛玲寄來的100元美金。

當時張愛玲為了給大自己28歲的丈夫賴雅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丈夫癱瘓在床,她一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一邊努力寫稿賺錢。根本沒辦法丟下丈夫,回去探望自己的母親。

黃逸梵病逝后,把全部遺產都留給了女兒。而兒子張子靜卻窮得連婚都結不起。

有一次,張子靜經人介紹交往了一個不錯的對象,兩人有結婚的打算。但他覺得自己沒房沒錢不太好,就寫信求助遠在美國的姐姐張愛玲,畢竟她是一個大作家,又得到了母親的遺產。

這一次,張愛玲又拒絕了弟弟,給他的回信中寫著:」我自己的日子也是勉強維持,實在沒有能力幫你的忙,是真覺得慚愧。」

張子靜的婚事沒能結成,一生平庸,無錢無妻,余生靠著后母留下的十四平米小屋勉強生存。

-5-

很多人覺得張愛玲這樣一個知名女作家,一直嫌棄弟弟平庸,卻從不肯幫他一把,是不是太過涼薄了。死后還把遺產都贈送給了不缺錢的朋友,也不愿意留給自己唯一的弟弟張子靜。

但張子靜卻從未怪過姐姐,他曾說:「我了解姐姐的個性和晚年生活的難處,對她只有想念,沒有抱怨。」 ,「不管世事如何幻變,我和她是同血緣,親手足,這種根底是永世不能改變的。」。

其實張愛玲晚年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從1984年到1988年搬了180多次家,搬家的原因一個是在一個地方住久了,難免被周圍的人打擾,畢竟她是最不善于與人交往的,恨不得與世隔絕。另一個是她晚年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總認為是跳蚤造成的,于是不到一個星期就要搬一回家,但似乎永遠都逃脫不了跳蚤的糾纏。

醫生給她的診斷結果是她的心理問題。或許正應了張愛玲那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而她寧愿把遺產留給朋友,也不留給弟弟。是因為張愛玲當初最艱難的時候,宋淇夫婦曾給過她安身之所,還為她提供了很多幫助。張愛玲這一生從曾虧欠任何人,她把財產留給朋友,只是為了償還朋友這份情誼。

從此塵歸塵,土歸土,她與這個世界也再無虧欠了。至于母親黃逸凡把遺產留給張愛玲,沒有留給沒錢的兒子。其實早在當年張愛玲逃出廢棄的房間那天,母親就勸過張愛玲回去,如果她離開父親跟著自己,就等于放棄了父親那邊的繼承權。但張愛玲還是選擇放棄繼承權,母親的遺產也就自然留給跟著自己的女兒。

而且張愛玲跟隨母親的那段日子,也并不好過。因為母親黃逸凡一個人灑脫慣了,根本不適應有個女兒在身邊,她對張愛玲的要求很高,但又覺得她拖累自己。經常口不擇言地責罵張愛玲,「笨豬!」、「你就是來討債的!」、「你為什麼不去死!」。

張愛玲從母親、父親、弟弟身上都沒有感受到親情和愛,所以她才會在胡蘭成對她百般殷勤時輕易淪陷了,她的內心實在太缺愛了。哪怕他背叛了自己,她還能寄30萬元錢給他。

後來在美國,她對中風癱瘓,不能自理的丈夫賴雅不離不棄,她一邊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一邊寫作賺錢養家,她照顧了他整整11年,直到賴雅去世。

張愛玲對親情涼薄是真的,但如果我們經歷了她的人生,或許比她還要涼薄,對待任何人和事都覺得與自己無關。

但對待愛過自己,給過自己溫暖和幫助的人,她卻待他們比自己的親人還親。所以她能把遺產留給幫助過她的朋友,一點也不意外!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