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俠侶》中,那主角楊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小說主角」略有不同,拿郭靖來對比就十分明顯,那郭靖是一身正氣,而楊過身上則透露著些許邪氣,甚至對待感情,他也顯得十分輕浮,全然不像是個能夠成為大俠的人。
可誰能想到,故事初期那個言辭輕浮的混小子到後來卻成了成熟穩重且專情的「神雕大俠」。
也不禁讓人納悶,以楊過的性格,他為何不把書中那些貌美的女子都娶了?尤其是那小妮子郭襄,畢竟她可是郭靖的后人,她若能與楊過在一起,也算是延續了郭楊兩家的緣分,楊過為何沒這麼做?
(楊過、郭襄劇照)
無論如何,楊過若知道郭襄後來的遭遇的話,一定會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后悔。
郭襄與楊過的情緣源于風陵渡口的那次邂逅,不過當時的郭襄對楊過還沒有「愛意」,她不過是好奇這世上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還有誰配得上「大俠」的稱號,她倒想看看這位神雕大俠有何本領。
在見證了楊過調解西山一窟鬼與萬獸山莊史家兄弟的矛盾之后,她對這位大俠的欽佩之意又多了幾分,而當楊過揭下面具之后,她徹底淪陷了。
這也合情合理,畢竟誰能抗拒一個略帶憂郁氣質的英俊男子呢?何況他還是世人敬仰的大俠,郭襄的淪陷絲毫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只是誰也沒想到,後來的她會為楊過做出諸多瘋狂的舉動,比如只身云游四海打探楊過的下落,又如在楊過縱身一躍跳下絕情谷時,也毫不猶豫的緊隨其后。
(楊過、程英劇照)
其實李莫愁開篇唱出的那首詞在此時被具象化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郭襄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是深愛楊過的,哪怕之前楊過未察覺這小妮子對自己的愛意,二人在谷底寒潭中相遇時,也該明白了,為了他,郭襄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其實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楊過也應該早就知道小龍女「多半已死」,畢竟當年的小龍女已毒入膏肓,無藥可救,金庸安排郭襄在此時登場,并隨他跳下山谷,就是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他就應該迎接新的感情,也沒人會詬病他什麼。
然而當他在寒潭的另一側遇上小龍女之后,郭襄的深情都變得毫無意義了。
龍楊二人重逢之后,楊過頓時便將郭襄忘得一干二凈了,他眼中只有小龍女,她還是如當年那般美,他們沉浸在二人世界之中。
有不少讀者納悶,誰說楊過娶了小龍女就不能再娶其他女子呢?
在金庸其他故事中,也不是沒有主角娶了多位妻子的情況。
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末尾就提到段譽有諸多后宮的設定,書中只道:「段譽為君,清靜無為,境內太平。後來他稟告伯父本塵大師,將自己身世秘密對華赫艮、巴天石等親信說了,立木婉清為貴妃、鐘靈為賢妃、曉蕾為淑妃。」
光是有名有姓的妃子就有三人。
而《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更是過分,那小子娶了雙兒、沐劍屏、方怡、曾柔、建寧、蘇荃以及阿珂這七位夫人。
既然如此,楊過娶郭襄又有何不可?
(楊過劇照)
金庸確實是在后記中回應過此事,他是這麼說的:「有些‘現代化’的‘聰明’讀者覺得楊過很蠢,不該苦等小龍女十六年,應當先娶公孫綠萼,得到岳母給他半粒絕情丹解了身上情花之毒,再娶程英、陸無雙兩個美女,最后與郭襄訂情,然后到絕情谷去,握著郭襄的小手,坐在石上,瞧瞧小龍女有沒有來,她如不來,再娶郭襄也就心安理得。(這樣,楊過變成了‘聰明的’韋小寶!)」
確實是,這樣會讓楊過的人設與韋小寶雷同,但他可能忘了,楊過本就是個多情之人,此前是他主動撩撥那些女子的,他可向來都是十分花心的,畢竟郭襄也說過,楊過與黃藥師一樣,屬于「邪派」,這里的「邪」指的正是他們不遵世俗禮法,所以多娶幾個妻子,對他而言又有何不可?
但后悔也來不及了,因為當郭襄回到地面后就被金輪法王抓走了,而她後來的人生,也因此而被改變。
郭襄在金輪法王身邊經歷了什麼?不可否認,法王對郭襄不差,他見這小妮子是習武的奇才,便有心收她為徒,只是他的好意對于郭襄而言卻未必是好事。
(法王、郭襄劇照)
比如書中提到這麼一句:「國師又道:‘我從今天起,教你修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的瑜珈密乘,修成之后,再修法身佛普賢菩薩所說的大瑜珈密乘、無比瑜珈密乘,一直到最后的無上瑜珈密乘。’」
后文又提到金輪法王是將自己的畢生絕學傾囊相授,這瑜伽秘技自然也被他傳給了郭襄,而多數人有所不知,古時候的瑜伽多半是要男女同練,修煉那秘技對于女子而言就等于自毀清白。
此時的郭襄年紀尚輕,或許還不明白其中意味,這才被金輪法王騙了。
而郭襄後來的人生則更是慘,《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的愛徒俞蓮舟就提到了郭襄後來的經歷:「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沒再能跟楊大俠相會,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郭襄劇照)
楊過若知道郭襄被金輪法王害得失了清白,又終身未嫁,他怎能不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可人生就是如此,筆者讀國中時,班級間的籃球比賽失利后,當時的班主任說過一句「人生中有些遺憾是美的」,確實如此,但不可否認,有些遺憾也確實讓人意難平,如果你是楊過,會娶郭襄嗎?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