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鄭和帶回兩只麒麟「神獸」,朱棣稀罕不已,今畫像公開逗笑眾人
2024/06/21

前言

大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多次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這段歷史故事家喻戶曉。據說鄭和下西洋期間曾獲兩只「麒麟」,獻給朱棣為祥瑞。

然而從一幅明代皇室深藏的畫像來看,所謂「麒麟」不過是非洲的長頸鹿,令人啞然失笑。

一、朱棣奪位之初,急需提升聲望

1397年,朱棣在靖難之變中奪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建立明成祖朝。這場叔侄相爭的內亂攪動了整個明王朝的局勢,也使得朱棣的皇位來歷備受爭議。

起初,各方勢力均不承認這個通過兵變奪來皇位的新君主。朱棣的弟弟朱椿就公開指責他無禮和不仁,建文帝的支持者也試圖將建文帝救出,反對朱棣。南方不少士大夫更是上書諫言,要求恢復建文帝的皇位。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和反對,朱棣迫切需要樹立自己的權威,證明自己是合法的新君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朱棣大肆討伐北元殘余勢力,以彰顯他的軍事才能。他從北平移駕南京后,很快就北伐出征,深入漠北攻打北元都城蘇尼特左旗和云南的北元勢力。

途中他還親自率軍攀爬沙漠高原,突襲擊敗北元大軍。通過這些北伐戰役的勝利,朱棣樹立了自己雄才大略的形象,穩定了軍心民心。

其次,他鼓勵和支持鄭和下西洋,以開拓疆土擴大明朝的國際影響力。他派出鄭和巨型船隊遠航西洋各國,不僅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國力,還使許多國家朝貢明朝。

鄭和每次歸來,都會攜帶大量奇珍異寶進貢朝廷,這無疑大大滿足了朱棣的虛榮心。

再則,他極力尋找消失的建文帝,希望能活捉到建文帝,從而消除外界對他的質疑。朱棣派大批臣子出去尋找建文帝的下落,甚至親自帶人去南京建文帝的故宮尋找蛛絲馬跡,這充分顯示了他對建文帝的重視程度。

通過這些舉措,朱棣逐步穩固了明王朝的格局,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尤其是支持鄭和下西洋,既可以收服南方勢力,又可以彰顯他開拓新疆域、興盛國家的功績。

可以說,朱棣是一個心思縝密且極具政治手腕的君主,他的所有決策都出于鞏固皇權的政治需要。

二、鄭和屢次下西洋是朱棣的政治部署

在明初,鄭和作為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出使西洋國家,對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鄭和的第一次遠航始于永樂三年(1405年),是受建文帝之命前往西洋尋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這次遠航歷時兩年,鄭和的大船隊越過南海,到達今天的斯里蘭卡、印度一帶,但并未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鄭和完成首航回國后,明成祖朱棣即位,并決心繼續支持鄭和進行下一次的遠航。實際上,讓鄭和多次下西洋是朱棣的重要政治部署。

透過鄭和的遠航活動,可以向海外傳播明朝的強大和寬厚,拉攏東南亞諸國服從明朝統治。鄭和每到一國,都會獻上明朝的詔書和禮品,要求對方承認朝貢關系。許多原本互不相識的國家也因此加入了中國的朝貢體系。

此外,每一次遠航都會帶回大量的貢品和海外特產,這些東西對朱棣來說都是政治資本。鄭和從西洋各國帶回了犀牛角、玳瑁、乳香、丁香等珍稀物品,以及當地的舞蹈和音樂,這些都讓他倍感新奇。

朱棣為了鼓勵鄭和,每次鄭和歸來后都會親自接見,并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鄭和也由此得到了朱棣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成為推動明朝海外影響力的關鍵人物。

可以說,鄭和的遠航成就對明初政局影響深遠。通過鄭和下西洋,朱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聲望,也極大擴充了明王朝的海上力量。

三、所謂「麒麟」不過是長頸鹿

據傳鄭和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期間,曾在非洲的東非獲得兩只傳說中的「麒麟」。根據古人的記載,「麒麟」是一種象征祥瑞的神獸,它全身覆蓋鱗片,頭頂長角,出現預示天下太平。

鄭和將這兩只所謂「麒麟」帶回中國,獻給了明成祖朱棣。獲得「麒麟」后,朱棣立即下詔天下,宣稱這是上天顯靈,預示其治理之道將使天下太平。接著朱棣命人繪制兩只「麒麟」的形象,并雕塑出它們的塑像,在宮中供奉。

通過這樣的宣傳,朱棣利用「麒麟」出現這一民間傳說,來鞏固他的統治合法性,顯示上天賜福他的皇位。在當時尚且迷信的社會氛圍下,這種方式的確取得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然而,根據后人發現的一幅明宮秘藏的畫像顯示,這兩只所謂「麒麟」實則是非洲的長頸鹿。畫像描繪的兩只動物具有典型的長頸長腿特征,與傳說中麒麟的形象差異極大。

很可能是鄭和將這種從未見過的長相奇特的動物誤認為「麒麟」,帶回獻上。朱棣也就順水推舟,充分利用這一錯誤,進行了大肆的政治宣傳。

今人看來,這無疑是一種利用民間傳說來達到統治合法化目的的政治手段。

盡管從現代角度來看,所謂「麒麟」不過是長頸鹿,但這件事件反映了明初朝局的復雜性。朱棣與鄭和兩人都在利用這一機遇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標。

四、鄭和去世后,明朝海外探險中止

在完成第七次遠航后,鄭和于1433年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隨后其司令官黃三保按照鄭和遺囑,帶領船隊回國。

此后,明成祖朱棣也于1435年駕崩。隨著這兩位推動下西洋的重要人物相繼離世,大明王朝對外的海上擴張戛然而止。

鄭和去世后,明廷暫停了大規模的遠洋探險,海外貿易也大為減少。各國對明朝的朝貢活動基本停滯。

歷史上出現這一突變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鄭和逝世后無人能夠取代其航海才能,再加上這類遠航對資源的消耗巨大,繼任者不敢擅自復航。

另一方面,士大夫反對海外活動的壓力日益增大。他們認為這些海外鄭和的行為荒唐愚蠢、耗費國力。守舊勢力抬頭后,逐漸扼殺了海外貿易。

盡管鄭和下西洋的成果豐碩,取得諸多成果,但由于明初政治體制的轉變,這些成就最終并未形成對明朝發展的決定性影響。一個開拓進取的王朝逐漸走上閉關自守的道路。

明宣宗時期曾短暫出現一股「重建鄭和下西洋」的聲音,主戰派大臣陳洽力主仿效鄭和再下西洋。

但這一提議很快遭到以夏原吉為首的主和派反對,最終仍被壓制下去。此后直到鴉片戰爭,中國都基本處在海禁的狀態。

這一歷史過程預示著大明王朝的衰落。在明初,鄭和的探險活動曾開啟過中國海外擴張的契機,但隨著內政外交的變化,這一契機最終被扼殺。中國從海洋文明轉向陸權文明,開始了逐步封閉的歷史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