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空城計一開場,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之上聞香撫琴,城樓下城門大開,還有幾個小廝在清掃街道。這種悠然自得的場景讓人很自然地放松了下來。
當司馬懿帶領十五萬大軍風塵仆仆地趕到后,司馬懿不自覺地四處觀察。他是來追殺蜀軍的,可不是來聽曲的,不過這樣的幽靜卻讓他心里發毛,難道這是請君入甕?
其實這個時候拼的就是細節,諸葛亮知道城中都是老弱病殘,只要敵軍沖入,他們的下場將無比凄慘,因此這個時候做得越是細致,成功脫險的幾率就越高。
司馬懿心細如發,是一個和諸葛亮旗鼓相當的人,想要騙到他就必須使用非常手段。這不,他身邊安排的兩個書童,就成為了他最大的疑兵。
其實諸葛亮遭遇這場劫難都怪他自己。
在劉備集團剛入益州的時候,一位年輕的謀士馬謖以荊州從事的身份進入益州,此后一直擔任縣令或者太守的職務。
這個人非常善于紙上談兵,後來被諸葛亮看中并提拔為參軍。
不過馬謖這樣滿口空談卻并不務實之人,讓實干家劉備非常反感,因此劉備一直反對諸葛亮重用馬謖,甚至在臨終前千叮萬囑。
奈何諸葛亮一意孤行,最終在初次北伐時讓馬謖據守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街亭。接下來的事情不必多說,馬謖在街亭決策失誤,最終大敗,給了司馬懿反制的機會。
隨后司馬懿乘勝追擊帶領15萬精銳一路追擊來到了西城。
此時諸葛亮就在西城,只要他的決策出現任何的偏差,下場必然凄慘無比。
其實諸葛亮此時也悔恨不已,他不該偏執己見不聽劉備的意見,非要重用馬謖,如今不僅北伐大計滿盤皆輸,連自己的性命都在朝夕之間。
那麼接下來擺在諸葛亮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第一是棄城逃亡。第二則是固守到底。
不過這兩條路也都是絕路,若棄城逃亡,按照諸葛自己的話來說: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若是固守,城中2500人,哪里是司馬懿15萬大軍的對手。
然而任何問題在天才的面前總有第三條路,他依靠自己驚為天人的智謀布下疑陣,大名鼎鼎的《空城計》就這樣誕生了。
前面說過,追兵乃司馬懿,此人智謀不在諸葛亮之下,且心細如發,任何細微的不妥之處,都會成為諸葛亮的催命符。
諸葛亮不敢怠慢,他讓城中僅剩的老弱病殘都藏起來,挑出幾個精壯士兵充當小吏,在城門口打掃。同時命人在城樓上點香擺琴,他要親自坐鎮對付司馬懿。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他帶著兩個書童來到城樓,諸葛亮端坐中間,兩個書童左右各一,只等著司馬懿的到來。
不一會兒,司馬懿帶著大軍來到城前。
然而眼前詭異安靜的景象讓司馬懿的心中發毛,整座西城安靜得在很遠處都能聽到諸葛亮的琴聲。
表面上看城門大開,司馬懿可以率領大軍隨時沖進去,但諸葛亮淡定的神情,不免有甕中捉鱉的意思。
要知道西城是一座大城,寬5.5公里,南北長7.5公里,總面積有50平方公里。盡管司馬懿有15萬大軍,卻只能從狹窄的城門進入。若城中埋伏了精銳士兵,那麼他這15萬人也就交代在這里了。
其實此時司馬懿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攻進去。
他越是心急,越是不免四處查看。當他看到城樓上兩個書童后,他當機立斷選擇撤兵。
兩個書童就嚇走了司馬懿?
確實如此,諸葛亮端坐城頭悠閑自得,這樣的狀態不論是真是假,都合乎情理,畢竟諸葛亮是見過大世面且智力超群之人,定然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能力。
但兩個書童都是小娃娃,若城中空虛,定會顯露出慌張之情,這是孩童的天性,騙不了人的。可司馬懿看到城樓上的兩個孩童,和諸葛亮一樣泰然自若,沒有絲毫的慌張。
此時還不退兵,更待何時?
三國的故事讓人著迷,不僅在于文臣武將之間的斗智斗勇,一個又一個曠世奇謀,也是看得人汗毛豎立,又無比享受。
《空城計》的故事,諸葛亮從萬分驚險之中逃過劫難,讓人大呼過癮。
不過此計成功的關鍵其實是兩個書童。正如前面所說,孩童的情感難以控制,若真的知道大禍臨頭,定然會露出破綻。
而他們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淡定,大概是諸葛亮事先并沒有將真實的情況告訴他們,因此兩個書童才有這樣的表現。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如今一些身患癌癥的人,在不知道之前并不會有什麼情緒的波動。但當自己知道病情的那一刻,人的意志就會被擊垮,瞬間進入沮喪、害怕的情感之中。
當然了,我們都知道《空城計》是虛構的故事,不過并不妨礙我們學習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及智謀本身的精妙。作為心理戰的經典,確實讓許多人受益匪淺,比如唐朝名將張守珪,就是使用了空城計才躲過了吐蕃大軍的圍剿。
換句話說,不論怎樣的計謀,都需要靈活運用,尤其是《空城計》這樣的心理戰,更加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不然任何一個漏洞都可能讓自己處于下風。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