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真實的「乾隆」長什麼樣?多虧了這個「外國人」,跟電視劇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2024/08/02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君王的形象,往往通過畫作和文學作品,被塑造成神話般的人物。

而清朝乾隆皇帝便是其中一位,他在位期間不僅留下了許多詩作和文物,更通過一位外國畫家的畫筆,記錄下了他的真實容貌。

這個外國人便是意大利畫家郎世寧。

郎世寧的畫作為后世提供了一個不經過濾的乾隆皇帝形象,這與我們在電視和小說中看到的乾隆截然不同。

清廷畫師郎世寧

乾隆皇帝是清朝著名的三朝之一,以其長壽和多產著稱。他在位期間,國家富庶,文化昌盛。

然而,對于這位皇帝的真實相貌,歷史上卻留下了眾多謎團。

意大利傳教士和畫家郎世寧(GiuseppeCastiglione)在中國的余生中為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服務,并特別受到乾隆的信任。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卡斯蒂利奧內,是一位來自意大利米蘭的天主教傳教士和畫家。自幼他便在藝術之鄉的熏陶下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展現出過人的天賦。

他不僅在西方繪畫技法上造詣頗深,還在藝術表現力和色彩運用方面展現出非凡的才能。

郎世寧于1715年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這一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也為中國藝術史增添了一段傳奇。

他原本是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然而,當時的清朝皇帝對天主教并不認可。

盡管如此,郎世寧的出色畫技卻深受皇帝青睞,于是他被留在了宮廷,成為一名宮廷畫師。

郎世寧的畫風獨特,他巧妙地將西方寫實主義與中國傳統繪畫相結合,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

這種融合不僅使他的作品受到皇室的喜愛,也在中國藝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郎世寧在清朝宮廷中服務了五十余年。他不僅參與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還創作了大量融合中西技法的繪畫作品,成為清朝宮廷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

康熙時期,郎世寧以其獨特的畫風和技藝,迅速在宮廷中贏得了聲譽。然而,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是在雍正和乾隆時期的表現。

雍正帝對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他不僅認可郎世寧的畫技,還鼓勵他在創作中大膽融合中西元素。

這一時期,郎世寧的藝術創作進入了新的高峰,他的作品開始展現出更加豐富的層次和深度。

乾隆帝更是對郎世寧寵信有加。乾隆不僅對文學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自己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乾隆與郎世寧之間不僅有著君臣之誼,更有著深厚的友誼。每逢重大場合,乾隆總會召見郎世寧為其繪制肖像,記錄下他不同時期的真實面貌。

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乾隆的威儀與氣度,也展現了郎世寧高超的藝術水平。

真實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的真實相貌通過郎世寧的畫作得以保存和流傳。郎世寧,作為清宮廷畫師,以其高超的技藝和對細節的敏銳把握,成為記錄乾隆形象的關鍵人物。

郎世寧的畫作不僅是藝術作品,更是歷史的見證,展現了乾隆皇帝不同時期的真實面貌。

郎世寧的一幅《乾隆半身冬裝像》,是展現乾隆皇帝真實相貌的典型代表,這幅畫展示了乾隆皇帝在寒冬時節的面貌。

畫中的乾隆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眉毛濃密但并非雙眼皮,嘴邊留有八字胡。

與影視劇中常見的乾隆形象不同,畫中的乾隆并不具備俊美的面孔,而是單眼皮和鷹鉤鼻,這使得他看起來更加精明且威嚴。

郎世寧的另一幅著名作品《乾隆大閱圖》描繪了乾隆皇帝在京郊南苑閱兵的情景。畫中的乾隆身著戎裝,威風凜凜,展現了作為一國之君的雄姿。

這幅畫不僅記錄了乾隆的外貌,更捕捉到了他作為統治者的氣度和威嚴。

此外,還有《乾隆皇帝一箭雙鹿圖》,畫中的乾隆已經步入老年,但仍然精神矍鑠,展現出他作為獵人的一面。

乾隆皇帝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經常讓郎世寧為他作畫。在這些畫像中,乾隆的面容雖然經過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整體上仍保留了他的真實特征。

通過這些畫作,人們得以窺見乾隆的日常生活和他在不同場合下的真實狀態。

而在影視劇中,乾隆皇帝通常被塑造成一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形象,常常由一些外貌俊美的演員飾演,如鄭少秋、張鐵林、張國立等。

然而,歷史上的乾隆并非如此。真實的乾隆更多的是智慧與威嚴的象征,他的外貌和影視劇中的形象有著顯著差異。

乾隆皇帝身為一代君王,除了注重外貌的修飾,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帝王之氣。

這種氣質是他在長期的政治生涯中,通過無數次政事鍛煉而形成的,雖然不如影視劇中的形象俊美,但卻符合一個君王應有的威嚴與莊重。

郎世寧的畫作不僅僅是藝術作品,更是乾隆生活和時代的真實記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這些畫作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乾隆皇帝的真實相貌,還記錄了清朝宮廷的生活場景,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在這些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乾隆的不同側面,從年輕時的英姿颯爽到晚年的慈祥威嚴,每一幅畫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正是由于郎世寧的畫作,我們才能夠更加真實地了解乾隆皇帝,打破了影視劇中的幻想,還原了一個更為復雜和真實的歷史人物。

這些畫作不僅是乾隆一生的重要記錄,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貴見證。

78歲遺憾離世

郎世寧的藝術成就和他對清朝宮廷的貢獻,在他去世后依然得到了高度評價。

1766年,郎世寧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他在中國生活了50多年,為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服務,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藝術作品。

這些作品不僅見證了郎世寧的藝術才華,也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朝宮廷生活的寶貴資料。

郎世寧去世后,乾隆皇帝對這位洋畫師的離世感到十分惋惜。乾隆深知郎世寧在中西藝術交流中的重要性,并贊賞他在繪畫藝術上的獨特貢獻。

為了紀念郎世寧,乾隆特地命人整理并保存了他的畫作,這些作品後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重要藏品。

隨著郎世寧的離世,清宮廷內對西洋繪畫的熱情并未減退。乾隆繼續邀請其他西洋畫師為其服務,但郎世寧在他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

1768年,法國畫師王致誠也相繼去世,捷克畫師艾啟蒙在1769年中風去世,使得乾隆對這些擅長西洋畫法的藝術家們的離去感到失落。

盡管乾隆晚年對奢靡生活和保守政策有所偏重,但他對藝術的熱愛始終如一。他在位期間,留下了大量詩文和藝術作品,這些不僅是乾隆個人興趣的體現,也是他作為一位文化皇帝的象征。

1796年,乾隆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嘉慶帝,自己則成為太上皇,繼續對國家事務保持一定的影響力。

乾隆晚年的形象也通過郎世寧及其他宮廷畫師的畫作得以保存。1793年,乾隆在熱河行宮接見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使團中的畫家亞歷山大為其繪制了一幅速寫,展示了乾隆82歲時的真實面貌。

這幅速寫未經過宮廷畫師的修飾,呈現出乾隆的自然形象,為后人提供了珍貴的視覺資料。

1799年,乾隆皇帝在北京去世,享年88歲。他的一生充滿了輝煌與爭議,但其對中國藝術的熱愛和貢獻無疑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透過郎世寧和其他畫師的筆觸,我們不僅看到了乾隆的真實面貌,也感受到了這位歷史人物的復雜與多面。

正是這些畫作,使得乾隆的形象在歷史長河中愈加鮮活,成為后人了解清朝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