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魯智深聽潮圓寂,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道破人生的三重境界
2024/05/05

《水滸傳》很多人從小就讀過,但你有沒有思考過,古代并不缺乏描寫江湖和俠義的小說,為什麼唯獨只有水滸傳成為了經典并位列四大名著當中呢?在水滸打打殺殺的江湖故事背后,又到底有什麼樣的文化和思想內涵呢?

我想,很多人在讀水滸的時候,都忽略了這樣的思考,但水滸的高明之處就在于,雖然你不會刻意去思考這些深層的問題,但卻會在讀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就被代入到某個人物的情緒和立場,從而引發思考和共鳴,這也就讓書中所蘊藏的文化和哲理,悄無聲息地傳達到了你的潛意識當中。

魯智深

水滸傳里面傳統的文化和思想特別多,儒釋道三味交織在一起,相互抵觸,又相互融合。比如宋江這個人,就是被注入了儒家思想的悲劇人物;傳統的道家在水滸傳同樣也有一席之地,比如羅真人和公孫勝,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最后當然就是魯智深武松等人所代表的佛家。

長期以來都有種說法,認為魯智深是水滸傳中最具有「佛性」的一個英雄人物,在魯智深的身上,既有自由主義,也有英雄主義的體現。同時,他也是作者施耐庵深受禪宗文化影響的一種體現,通過對魯智深「佛性」的塑造,實質上表達的就是施耐庵自身對佛法的一種體悟。

我們看魯智深的經歷,他的一生,經歷過太多的殺戮和暴戾,也見識過人世間最丑陋和最惡毒的人性,但在那看似魯莽沖動的背后,魯智深的內心深處卻永遠能堅持自我,絕不渾渾噩噩或者隨波逐流,那份堅守不變的正義與善良,正是魯智深的佛性所在。

魯智深

基于這樣的一個認知背景,我認為在整部水滸傳當中,魯智深自然也是結局最完美的一個,而且對所有的讀者來說,魯智深這個人物形象,也最具有精神寄托與情感共鳴的特質。

我們都知道,魯智深最后的結局是在六和寺「聽潮圓寂」,并且在臨終之前,還寫下了一個「頌子」,也就是一首充滿禪意的小詩。這首詩只有短短六句:

魯智深

魯智深的臨終頌子雖然只有六句,卻暗藏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是魯智深作為一介凡人的自我總結,為了生存打打殺殺甚至作惡犯錯,但其實,這就是人想要生存下去的最基本常態。

可以說世上的任何一個凡夫俗子,為了生存、為了自我利益,都有可能傷害過別人,犯下過錯誤,就像魯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山門,甚至在小販拒絕賣酒給他的時候,他還一腳就踢了過去,種種作為都和強盜悍匪無異。

但無論怎樣,魯智深都不會干傷天害理的事情,絕大多數凡夫俗子同樣也是如此,小的罪惡不斷在重復,太過違背良心天理的事情卻絕對不做,這是做人的第一個層次。

魯智深

當一個人經歷過社會的種種磨礪,看過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以后,突然會在某天有種被觸動的感悟,于是「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面對現實中所有的一切,他開始思考,開始省悟,他的個性與為人處世的風格也開始轉變。

比如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為寇,卻反而開始扶危濟困,一個江洋大盜卻開始像菩薩一樣行善濟世,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也代表著人生的第二層境界,也就是開始覺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并且開始有意識地修煉和提升自己的境界。

當到了一定的機緣時,最后就會像魯智深那樣真正進入到人生的第三層境界——今日方知我是我。佛家的頓悟,實際上就是看透了真我的本質,也看透了世界的真相,是一種超脫生死「無我」的境界。

魯智深

進入這層境界以后,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可以讓他感到困惑的事情,回顧魯智深的過往,都是被金繩與玉鎖捆住的種種執念,當他捅破內心最后的迷障,自然就得到了頓悟解脫,這樣的結局,在佛家看來,也是最大的圓滿。

魯智深臨終寫的六句小詩,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正如六祖惠能大師也曾說過:「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不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又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到自己心中的佛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