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員的服飾在歷朝歷代中獨具特色。頭戴「紅頂子」,脖掛朝珠,身著異獸補服的官員是每一部清宮劇的標準配置。那麼讀者們知道清代大臣頭頂上的「紅帽」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朝冠的結構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復雜的工藝和精美的配飾使得朝冠具有很高的審美和裝飾價值。朝冠的結構分為三層,上層選用紅寶石、珊瑚、藍寶石等等頗多華美珍貴之物作為頂飾。
中間則選用松花江流域獨產的野生東珠疊加鑲嵌,顆大圓潤,晶瑩閃亮,所謂「淺沙埋赤玉,老蚌出東珠」,每一顆東珠都極為珍貴,所以只有高官和皇族可以使用。下層則是雕刻花紋的金銅底座。
三部分通過幾毫米粗細的銅管相連,同時串聯著紅纓和玉質翎管,用于安插孔雀翎或者鹖翎。秋冬暖帽多用薰貂、黑貂、海龍、黑狐、黑羊、青鼠等面料制成,春夏涼帽用玉帶草或者竹、藤編造,外裹絲綢、綾羅,同樣加以寶珠玉石裝飾。
花費巨大,形制精美,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服飾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頗多精品至今還在國內各大博物館珍藏,可見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其次,「紅帽」的正式名稱是朝冠,代表著清廷對于「禮」的重視。在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古代社會,尤其重視「禮」,戴冠就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成年后所戴的帽子,該戴冠而不戴是嚴重失禮的行為。
《左傳》中就有記載,孔子最親近的弟子子路,在衛國內戰中被戈擊中重傷瀕死,子路說「君子死, 冠不免」, 便忍著劇烈的傷痛重新戴正了冠帽, 之后才死去,被后人傳頌稱贊。由此可見,對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古人而言,戴冠就是君子之禮。
清朝入關后,不少讀書人因其不通禮教、不讀圣賢書,視其為「蠻子」,也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王夫之、顧炎武等有名的讀書人或拒絕合作,或暗地支持反清斗爭。
順治帝為了籠絡人心,鞏固統治,開始恢復科舉,以儒道取官用人,學習儒家文化。冠禮自然也被吸納進清朝官員的服飾體系中。除了裝飾,朝冠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表達清廷對于「禮」的踐行和尊重。
最后,朝冠最為重要的作用在于標明地位,劃分等級,幫助清朝統治者嚴明統治秩序。衣冠服飾相比其他物件,更容易展現,也更容易表示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官員的「紅頂子」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朝冠上的裝飾都是有嚴苛的使用標準的。比如珊瑚只能由二品官員使用,東珠只能由侯爵、公爵、皇親國戚、一品官使用。朝冠后佩戴的鳥類翎羽也大有講究。
鹖鳥羽毛制作的藍翎,只能賜予六品以下或者皇宮王府的侍衛官員佩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孔雀羽制作的花翎,原屬于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有資格的貴族經過必要的考試,合格后才能戴用。後來開始被賞賜給功臣。按照羽毛后眼狀花紋的數量來區分檔次。乾隆到清末,只有七人獲得了三眼花翎,二十幾人獲得雙眼花翎。
雖然只是裝飾,但實際上代表著臣子在皇帝面前的分量。為康熙帝收復台灣立下大功的台灣降將施瑯,自愿放棄世襲罔替的侯爵之位只為換取一枚花翎,可見花翎對于臣子的重要意義。很多人或許不怕一位有著侯爵爵位的官員,但一位佩戴花翎的大臣卻是必須要尊重的。
哪怕兩位官員素不相識,其中一位只要看到另一位的「紅頂子」上鑲嵌著更加高級昂貴的寶石,中間串著數顆閃閃發亮的東珠,外面裹著皇親國戚才能被恩準使用的紫貂,腦后還搖曳著一根色彩絢爛的雙眼花翎。
根本不需要弄明白對方是誰,就可以直截了當地下跪請安。所謂的君君臣臣,小大區分,尊卑有序,就是通過朝冠表現出來的。
小小的一頂朝冠,透過華美的外在,它更是清代民族融合的獨特見證者,是禮教和游牧民族文化碰撞的火花。通過它窺視曾經的歷史煙云,倒也不失為一樁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