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家立業、想要當官老爺,那就請先通過科舉考試!」
小說《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雖然在描寫范進因科舉考試而瘋,以及描寫范進的岳父、鄰居等人,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相反的語言表達和肢體反應上,用了夸張的手法。
但范進中舉的故事確實真真切切地表現了古代人們對于科舉考試的熱忱和重視。
而人們之所以會如此重視,是因為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是讀書人的唯一出路,也是當時朝廷用來考驗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有才華的唯一標準。
那麼,科舉考試和現在的大學聯考有什麼區別?當時的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又分別相當于現在的什麼學歷?
科舉考試雖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但它是古代選拔人才最為公平和合理的方式。因而,一路走來,皇帝換了、朝代換了,科舉考試卻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它起始于隋朝公元605年,結束于清朝公元1905年,整整影響了古代讀書人1300多年。
而科舉考試的頭銜分別有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想要擁有這些頭銜就必須依次通過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現在,只要你參加大學聯考了,一般都能考上大學,只是有一本、二本的區別而已。
但在古代,那可是天差地別!古代的秀才已經相當于現在的本科生了,而且考試難度比現在難上加難,落選了就得重頭再來。
想要成為秀才,一般得先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重考試。
參加秀才考試的學子一般被稱為「童生」,只有順利通過這三重考試,才能擺脫「童生」這個標簽。
不過,雖然秀才考試難度大、錄取率低,且哪怕考上了,也還無法出仕為官,但秀才卻也享受了很高的待遇。
比如,他們不用向縣老爺下跪叩拜,還可以免除徭役。
而且在當時,人人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哪怕「童生們」已經60、70歲了,他們還是會很積極踴躍地跟著年輕人一起奔赴考場。
秀才往上便是舉人,舉人的考試稱為鄉試。鄉試一般都安排在八月份,因而又被稱為「秋闈」。
鄉試的難度跟現在的研究生考試差不多。只要通過鄉試就會成為舉人,還會被尊稱為「舉人老爺」。
正常來說,只要考上舉人就具備了當官的資格。運氣好的話或者本身實力夠強,甚至會被達官顯貴所賞識,直接收入門下、走上仕途。
就像左宗棠,他20歲就考上了舉人,但之后卻三次落榜,沒能考上進士。
于是,他放棄科考,開始一邊博覽群書一邊廣交朋友。
在太平軍圍攻長沙時,他在湖南巡撫張亮基的賞識下,被指派出山應對。最終,在他的指揮下,清軍擊敗了太平軍,從此,他一戰成名。
當然,若是沒有左宗棠的實力,也沒有被賞識的運氣;或者只是單純不想止步于舉人,想要獲得更高的官職和榮譽,那就可以繼續參加會試和殿試。
會試通常是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考試地點在京城,考試內容會更加全面且完善。
會試一旦通過了,便成為了貢士。貢士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可以算是入圍省級官員了。
不過,會試跟現在的博士考試差不多,不僅難度大,錄取率也是非常低。
而且,通過了會試并不代表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因為,還得參加最后的殿試,然后成為進士,才算是真正的圓滿。明面上的意思就是不僅要通過書面考試,還要通過面試。
而殿試就相當于面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而且,皇帝會親自選拔出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殿試是女皇帝武則天發明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將那些通過徇私舞弊而取得貢士頭銜的人杜絕門外,以防日后他們進入官場后,帶來不好的影響。
只要通過了殿試,就會成為進士。雖然進士還細分為三甲,且第一甲狀元、榜眼和探花三人,在通過殿試后,會立即被授予官職。但是,其他進士當官也是沒有問題的,只需靜靜等待安排就可。
科舉考試是古代讀書人當官和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因而考上就考上了,考不上就只好逼自己死磕,哪怕考到垂垂老矣,也想繼續堅持。
可以說,科舉考試對無數古代讀書人形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八股文,更是讓讀書人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但不可否認的是,科舉考試確實為國家推選出了無數真正的人才。因為它不論貧窮富貴,只論學識。只要學識足夠,就可以通過它施展自己的抱負。
因而,科舉考試有利也有弊,但不可否認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