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逃亡途中,婦人抱著長子卻讓幼子步行,一男子看后:必有古怪
2024/04/29

《題翠巖寺》曾言:「忠義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鎮邊圻。」無論是在什麼年代里,忠義都是人們所重點推崇的一種品質,一般來說,那些忠義之人往往都會得到他人的尊敬,而基于這些忠義之人的存在,整個社會也會朝著更加光明的方向發展。

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來說,父母對于子女的愛都是無私且偉大的,而在了解過一些父母之愛之后,我們也能夠對這種特殊的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

對于很多父母而言,即使他們受苦受累,也不愿意讓孩子受半點委屈,然而,在古代社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婦人。在逃亡的過程中,她抱著長子,卻讓幼子下地步行,而這一舉動也顯然是非常奇怪的。當時,在一位男子看到這一情景之后,便覺得其中必有古怪,而他也對這位婦人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那麼,這位婦人究竟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在這位男子了解過事情的真相之后,又對這位婦人做出了什麼樣的事情呢?

在對唐末宋初階段的中國社會進行了解之后可以發現,當時的整個國家都處在非常混亂的階段之內,而百姓的生活自然也變得顛沛流離。基于統治上的混亂,許多地方百姓都無法忍受這樣的痛苦,于是一些農民起義的事件便紛紛爆發了出來。

提到黃巢起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當時的中原地區,起義軍的數量越來越多,其勢力范圍也越來越廣。對于當時的朝廷來說,黃巢起義軍的存在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然而朝廷的制裁,卻并沒有對黃巢起義軍的起義活動帶來任何的負面影響。

眼看著軍事上無法對黃巢起義軍進行制裁,朝廷便想到了輿論戰的辦法。當時,他們開始向各地的百姓宣揚黃巢起義軍的丑惡形象。當時,朝廷將黃巢起義軍稱為是野蠻之人,傳言中,凡是黃巢起義軍所到之地,當地便會民不聊生、血流成河。

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之下,很多人都受到了朝廷的蠱惑,并對黃巢起義軍十分排斥,而這也讓黃巢起義軍在對各地進行攻打的時候,面臨了許多的阻礙。當時,百姓們為了找到活下去的方法,便四處逃難,而就在逃亡過程中,也有一位奇怪的婦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當時,這位婦人的懷里抱著一個年長一點的孩子,然而旁邊的幼子卻踉踉蹌蹌地跟著婦人行進。看到這些情況之后,有一男子主動上前與婦人進行搭話,詢問她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畢竟如果這樣幼子抱在懷中的話,行進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當時,婦人向這位男子表示,自己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年長一些的孩子是她大嫂的孩子,而大嫂一家早已在戰爭中罹難。在大嫂臨終之前,她答應了大嫂會好好照顧這個孩子,如果將長子放在地上,而懷中抱著幼子的話,也辜負了大嫂對自己的信任。

聽到這番話之后,這位男子十分感動。當時,他也向這位婦人表示,如果你想躲避黃巢起義軍及其他將士的殺戮,就在家門口插上艾草,如果有黃巢起義軍來到此地,看到門上的艾草便會放過你們全家。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位婦人感到非常疑惑,畢竟這位男子看起來十分像道士的模樣,與軍隊之間也并沒有什麼關聯。但在亂世當中,寧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回到家之后,這位婦人便將艾草插到了門上。不僅如此,婦人還將這一消息傳到了十里八鄉,而鄉親們為了保命,也都在門上插上了艾草。

其實,之所以這位男子會對婦人說出這樣的話語,也是因為他是黃巢起義軍中的軍師。面對著朝廷對黃巢起義軍的抹黑,他們想到了許多辦法,來扭轉輿論。而身為軍師的他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他讓大家在門上插上艾草,以避免對百姓的殺戮,而在百姓得知這一消息之后,大家對于黃巢起義軍的看法,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在後來的日子里,這一習俗便流傳了下來,而由于插艾草時正趕上端午節,所以在門上插艾草,便成為了端午節的一個特殊民俗。

結語

從這段故事中就能夠看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進程中,忠義這種品質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如果一個人始終有著忠義之心的話,他也必然會因為自己的這種行為,而收獲美滿的結局。

對于現代人而言,我們早已遠離了戰爭的生活環境,但忠義之心卻并不能夠被我們就此忽略。相信在這種故事的影響之下,未來的中國人民也將更加重視忠義的作用,而在這種優秀品質的帶領之下,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也必將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