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到底是罪人還是好人?如何評價?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4/03/15

ADVERTISEMENT

大家好,我是知乎的作者史遇春,關于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關于慈禧太后,一般的評價都會有所偏頗,也會各說各話。我寫過一篇《清朝官員怎麼評價慈禧太后?》,對于慈禧太后評價的問題,可以看看清代官員、接觸過慈禧太后的人是怎麼說的。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或許,看到其題目,你就會想著:清朝官員評價慈禧太后,肯定是山呼頌圣,別無他言了。按照一般的慣例,本朝官員評價本朝最高統治者,肯定多是諂媚奉承了。

其實,不然。

本文出自清人何剛德的筆記《春明夢錄》卷上,按照其文中的描述,寫作這本筆記時,清朝已經傾覆了。所以,何剛德的筆記,沒有太多對朝廷的顧忌。這個時候,他的寫作,基本上忠于事實,或者,準確來說,他基本上忠于自己所認知的事實。

ADVERTISEMENT

另外,須知。

作為曾經的清廷官員,他食過朝廷的俸祿,受過朝廷的優遇,還曾被皇帝和太后接見,以當時讀書人的一般思維來判斷,他對清廷還是有著深深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存在,可能會讓他在評價慈禧太后時,懷著敬仰、懷著感恩,懷著尊重……這也是必須清楚的。

總體已經交代清楚。

下面展開正題。

英法聯軍燒毀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京師震動。咸豐十一年(農歷辛酉年,公園1861年),清文宗在熱河崩逝,終年31歲。

這個時候,孝欽太后(慈禧)才二十八歲。

根據何剛德的記述,說是咸豐駕崩之后,端華【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26年)襲爵鄭親王。咸豐帝死后,與怡親王載垣、其弟肅順等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八大臣)】、肅順【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前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

ADVERTISEMENT

】圖謀不軌。醇親王奕譞【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咸豐帝即位后,封為醇郡王。清穆宗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奕譞被加封親王銜。】奉了太后的懿旨,在客邸之中逮捕了肅順。

那天,天色極早,肅順所住客邸的屋門還沒開,醇親王領人,捶門大聲傳話說:

「有旨意!」

客邸里面回應到:

「如果是后宮旨意,我不接!」

無法,醇親王領人破門而入,當場拿下肅順,法辦治罪。

進行了這樣的處理之后,太后一方已經掌握了局勢,于是,才安排咸豐帝的梓宮(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返回京師。

此時,新君也已確定,清穆宗同治繼承大統,成為清朝的第十位皇帝。

在新舊交替的政治斗爭中,太后一方取勝,于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局面成型。

這一次兩宮的成功掌權,雖然說是恭親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ADVERTISEMENT

。】與各位王大臣翊贊,但是,事件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碰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不敢自專,都是要奉請懿旨之后,才根據旨意進退、開展工作的。所以,不能說,這次權力交替的整個斗爭過程中,兩宮皇太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就兩宮皇太后論,雖說孝欽太后比孝貞太后(慈安)精明很多,但是,剛開始垂簾聽政的時候,朝廷的各種事體,她畢竟沒有親自治理過,所以,處理起來,并不嫻熟。

關于垂簾聽政初期,孝欽太后不熟悉政務的事實,當時,曾文正(國藩)被召見后,他曾在日記中有所記錄,說是:

「兩宮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皇上沖默,亦無從測之。時局盡在軍機恭邸、文、寶數人,權過人主。恭邸極聰明,而晃蕩不能立足;文柏川正派,而規模狹隘,亦不知求人自輔;寶佩蘅則不滿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然才薄識短;馀更碌碌,甚可憂耳。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就曾文正慧眼看,兩宮皇太后的才能平常,見面問詢,一句關鍵的話都沒有。

想來,作為朝廷的臣子,曾國藩的日記中,這樣評價兩宮,如若被發現,一定會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幸好!幸好!不信,可以想想清朝的諸多文字獄。

其實,猜想曾文正通俗的說法,應該是這樣才是:兩宮皇太后才具平庸,見面說話,半句話都說不到點子上,盡是些不關痛癢的閑言碎語。

其實,兩宮接見曾文正的時候,她們才執掌政權三年。猜想,一來呢,她們的確對政務還不熟練;二來呢,那些擁戴她們上位的大臣,都替她們處理了很多事務(當然肯定也有不愿意她們插手的心思)。基于此,我在引用曾文正的日記時,特別加長引用了他對當時朝臣中手握重權的幾位人物(恭親王奕訢、文祥、寶鋆、倭仁)的評鑒。

ADVERTISEMENT

關于曾文正對兩宮皇太后的評定,筆記作者何剛德的說法相對中允。

後來那些評論慈禧太后的人,每每引用曾文正的日記作為資料,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日記的時間和相關背景。

何剛德對于曾文正的日記表示肯定,認為他的記述,的確是真是可信的。何剛德對于兩宮皇太后召見曾文正時的講話不多、言辭敷衍也表示理解。

為什麼呢?

因為何剛德對于召見一事,很有發言權。何剛德在官場時,曾經被皇帝(清德宗光緒帝)召見三次,被孝欽太后召見一次(時光緒帝在座)。關于此事,我已另文詳說過了,此不贅述。

想起自己曾經被孝欽太后召見時的情景和談話內容,何剛德感嘆說:

自垂簾聽政到庚子之亂后的再次主政,慈禧太后前后掌權四十多年,期間,她經歷了很多的事變、政變和世變,為了江山社稷,她備嘗艱辛,多歷險難,對于下情,她均能知悉體恤。

ADVERTISEMENT

關于這一切,我在座師寶鋆處多有耳聞,周知甚詳。

關于孝欽太后召對大臣的情景,我早有所知。

我在甲午(公元1894年,農歷甲午年)年外放蘇州時,孝欽太后召見我,那時,她已完全能夠侃侃而談。談話之中,她的英明之處,不能不令人欽服。

當然,孝欽太后也有她不是的地方,主要如下:

一是平常在宮中,對下屬統馭太過嚴厲。

二是她的個性喜歡觀賞游樂。比如說,關于重修頤和園這件事,我的座師寶鋆曾經在談話中間有所提及,并且對孝欽太后在這件事上的做法頗有微詞。

第三,自從英法聯軍入侵、兩宮(皇帝和太后)倉皇出逃,從西安返回京師之后,因為宮中舊有的器物大半已經散失,所以,她難免喜歡接受各處的貢獻。雖然說,這種喜歡貢獻之物的行為可以解釋成她晚年的無聊,但是,這些舉動,還是大大地對她的高大品德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ADVERTISEMENT

最后,總結一句,就孝欽太后一生的政治履歷來看,四十多年之中,她支撐江山社稷危急局面的功勞,也不會因為一兩件事情被全部遮掩。

這是我的知乎主頁:

知乎用戶

謝謝大家關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3/15
謝邀。慈禧太后與同時代的許多政治人物,包括曾左胡李張袁,有個共同特點:若非生在19世紀下半葉,即,只用中國傳統政治眼光去看,他們可算是合格、某些方面甚至優秀的政治家。各自有手段,有機變,有權數,有涵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3/15
更正幾點:(本來是只是更正前面答案里面的幾個誤區的,既然收到這麼多贊就多補充幾個)1、修頤和園不是慈禧的主意,而是光緒的主意,光緒是整個過程中最積極參與的,目的是修成園子后讓慈禧去養老,自己上位親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3/15
(2016-2-20更新)慈禧本人的所作所為基本上已經被其他答案說完了,那我就從別的方面來說說看法。前方大量廢話預警,沒興趣看廢話的話,可以下拉跳過,直接看分割線后面的內容。首先,「評價」是不可能做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3/15
自古統治基層的代表,面對改革的生死存亡,都要做是踩油們還是踩剎車的選擇。踩油門可能亡黨,一如新之王莽,隋之楊廣,踩剎車可能亡國,一如明之東林,宋之舊黨。慈禧并非穿越者,能預見自己身后,國之不國,黨之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3/15
轉自著名屎黃論壇,原作者ID:慈禧 (汗)武則天那會兒政治環境寬松,道德輿論壓力都不能和我大清朝比。隨便上個胸大的都能做做樣子,有什麼「功績」可說?想我——辛酉政變起家,誅殺顧命八大臣;一周目垂簾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3/15
能一人滅一國者,慈禧爾。1、論改革的難度。不是慈禧不叫改革,是當時的清朝不容許改革,是社會不容許改革。舉例:08年世界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3/15
她太明白自己的權力是怎麼回事了,以至于她干不成什麼事。以最核心的滿漢問題為例。如果皇帝想賣八旗的話,徐徐削弱勛貴勢力,慢慢搞一只可靠的新軍,期間手腕足夠的話,還是很可能做到的,畢竟君父這張牌足夠大,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3/15
很多人都提到,「慈禧是一名政客,而不是一名政治家」。慈禧實際掌權近50年,常常被拉出來與女主的另一典型代表——武則天作對比。實際上,歷史環境不同,兩個看似相似的歷史人物很難加以對比。從能力來看,慈禧絕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3/15
在慈禧「歸政」,將權力正式移交給德宗之時——當然,也不是百分百的交權——她的聲望和權威,達到了自辛酉年「垂簾聽政」以來的頂峰,朝野中外,都目慈禧皇太后為「賢后」,為「英主」。 當時的慈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3/15
一個頗有政治天份,能力,和手腕合格的舊時代國家統治者,但對于狂飆突進的19世紀毫無疑問她和她所代表的統治階級,是徹底腐朽沒落,沒有希望的。從當時大清整個統治階級的政治氛圍,視野和格局,不論滿漢官僚,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3/15
慈禧的陵寢,前后經過七年的調查研究,動用了朝廷的各方力量,最終選擇了咸豐定陵的東邊的平頂山和普陀山。可謂是兩座「萬年吉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3/15
慈禧呢,照我的看法,就是一個具有樸素常識的正常人,她之所以在當時被譽為「賢」,不是真的因為她多麼出色,恰恰是因為有人太差了,才顯得她有多麼好。她具有的基本認知水平就幾條:第一,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3/15
雖然是小說,但看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了一種震撼。節選自《赤色黎明》插一句私貨,有些人真是為了黑而變得喪心病狂「太后……」李蓮英的聲音里頭有著相當痛苦的感覺。「小李子,你現在不給我,遲早有人要給我看。早幾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3/15
我今天想講講1894年的慈禧。1. 慈禧怎麼就成了生日控?這四個阿拉伯數字連一塊兒,太熟悉了,因為我們打了一場大敗仗,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3/15
蒙佛祖洪恩保佑的:大清帝國的最高領導人;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享樂主義者;藏傳佛教的忠實信徒,孔孟之道的忠實衛士;帝國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3/15
慈禧的最大問題,是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之下,完全沒有能力和格局,帶領中國走出泥潭。這和明治天皇形成了鮮明對比。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她說了什麼,而是她干了什麼,以及她在什麼環境下干的。義和團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3/15
這個問題下面的眾多答案,看得我腎疼。。。糾結是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才能寫出如此寡廉鮮恥的言語。完全可以套用諸葛亮罵王朗的一切話語來應對啊: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1、政變奪權,還不是為了專權,甚至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3/15
能力挺強的,否則也不可能職掌朝政那麼多年。1、用人方面。一個皇帝識人、用人的能力還是第一重要的。她啟用過恭親王奕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這些人都算是能臣。對這些人,她不僅能用,也能廢。顯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3/15
樓上一堆拿慈禧和武則天相比的也是看醉了,武皇醉心于權力斗爭or養小白臉,輕輕松松就丟了安西安北---從這點看還不如慈禧呢。同等情況要麼和明治維新時候的天璋院比,要麼和乙未事變的明成皇后比,哪怕和北條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3/15
她,父母早逝,二十六歲失去丈夫,四十歲失去唯一的兒子。作為一個寡婦和一個失孤母親,掌管大清這艘千瘡百孔的巨輪四十七年而沒有使它沉沒。 她,三度經歷亡國之難,但無論走火入魔的洪秀全,還是喪盡天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