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仇人是注定的,這也就是上面不想社會化撫養的原因。因為到時候這股仇恨無法轉移,只能由國家全盤承擔。
父母與孩子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本質在于付出與被付出上面。
很多人曾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認為自己付出了努力就應該有回報。可這句話卻是錯的,因為如果農夫種下金子,一年后還是不變的金子。種下一個面包,來年只能挖到塵土。
可見,農夫付出了精力,而得到的果實,卻是剝奪了植株所有「命源」得到的,這里面也有植株努力生長的價值和意義。如果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壞種子被種進土里,他可能少結果,也可能不結果。一些爛透了的種子,甚至不會發芽,那麼他們將會被農夫遺棄唾棄,輕易地被否定生命。
植物尚且被如此對待,自己的后代又能好到哪里去?
一名投資者,一般都渴望能夠有五成的回報,至少也得讓自己沒有損失。時間的成本下,即使是賬面上支出和收入的平衡,也顯得虧損。
而在如今的社會體系下,下一代絕大部分人,都將與他們父母一樣,成為普通收入群體,也就是他們父母的「克隆體」,「替代品」。那麼站在投資人的方向來看,這是一筆不劃算的投資。在巨額的精力與財力投資下,加上時間成本,也才勉強達到回本。
可這里的回本,是指一個國家總體人口上的平衡。現實是,一個家庭,下一代成年之后的收入,并不是完全由上一代支配,甚至一些情況下分文沒有反要倒貼。對普通家庭,這就是一筆注定失敗的投資,也就是「為國家培養納稅人」的言論基礎。
更何況,投資目標不可控,需要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付出,整個計劃有著很大的沉沒成本。
如果一對新人的生存資源充足,不在乎生養兒女的消耗,那麼心理壓力會下降很多。但更多迷茫的,被迫進場的投資人是沒有足夠財力的,當意識到身陷窘境之時,那麼更會將后代視作「一個錯誤」,生而有罪,恨氣敵視。
可社會已經默認了「付出就會有收獲」的真理,「沒有收獲」或者「倒貼損失」,都會視為無能的表現。被集體視為失敗者,失去部分話語權。
所以在這注定成為失敗者的游戲里,「失敗者」付出了很多,當然不愿承認自己的失敗,可又無法改變現實,又無法改變社會整體的價值導向,那麼面對社會的壓力,只會將壓力傳遞給下面的人。
春種一粒谷,秋收百粒籽。
大家習慣了「種地」的巨額收益,對于比種地付出更多的育人,如果后代沒能符合期待,那麼自然會極度失望。
但后代會認為自己有錯嗎?他或許沒好好學習,沒好生鍛煉身體,對待生活消極。但在整個宏觀結構下,不會改變。
所以,只有仇人的世界產生了。
但如果是社會性撫養呢?為了讓投資者不虧損,那麼這群孩子生活品質將會極差,長大成人之后,會有各種合同約束,成為現代奴隸。
沒有家庭來分散這份壓力,到時候通通轉移到國家層面,結果顯然是不好的。